游客发表

合肥又新增两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发帖时间:2025-05-29 05:02:20

  5月16日,合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又新安徽45人入选,增两合肥市2人入选。名国至此,家级合肥已拥有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非遗6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传承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自2015年起历时3年,合肥经过各地申报、又新专家组初评、增两社会公示、名国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家级共确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82人。非遗合肥推荐的传承2名传承人全部上榜,他们是合肥:李家莲(巢湖民歌)、刘靖(纸笺加工技艺)。

合肥又新增两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李家莲,女,1954年生,巢湖市苏湾镇司集乡邹兴村人。她自幼受乡亲们的熏陶,酷爱家乡的民歌演唱。经常参加各类文艺演出活动,活跃在民间的大小舞台上。自2006年巢湖民歌被国家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后,在李家莲的建议下,巢湖民歌走进课堂,先后在3所学校组建了巢湖民歌传承基地;她还组建了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大嫂子民歌队”,主要演唱巢湖的传统民歌。2016年11月份,她参加《歌舞中国》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电视歌舞汇演大会,获得全国非遗项目合唱类银奖。2017年8月份,她参加了央视第2届《中国民歌大会》,演唱的巢湖民歌《绿浪滚滚迎面来》,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合肥又新增两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刘靖,男,1972年生,合肥市人,以他为代表传承的“纸笺加工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自幼随父母学习纸笺加工技艺。1997年,以传统技艺成功恢复了代表我国手工制纸最高水平的手绘粉蜡笺的制作。之后,又相继恢复与发展了金银印花笺、泥金笺、绢本宣、流沙笺、刻画笺、羊脑笺等传统纸笺,丰富了纸笺文化市场,带动了全国纸笺加工行业的发展。

合肥又新增两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据了解,目前合肥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分别为庐剧、巢湖民歌、洋蛇灯、纸笺加工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6人,分别是丁玉兰(庐剧)、孙邦栋(庐剧)、黄冰(庐剧)、李家莲(巢湖民歌)、邵传富(洋蛇灯)、刘靖(纸笺加工技艺);省级非遗项目28项,省级非遗传承人8人;市级非遗项目92项,市级非遗传承人73人。(通讯员刘浩王进雨记者秦鸣)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